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国军队一百五十万人突袭波兰,发动了二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英国,法国等各国都开始了对战时的全面动员。然而说来也怪,德国也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德国却很久没有发动过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甚至在苏德的战役之后,德国人依然在悠然自得的做着自己的事情,与日本、苏联的战争完全不同。事实上,德国在1943之前并没有充分调动其所有的军事潜能。但是当德国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一切都太迟了,德国人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德国之所以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德国在很久以前就没有发动过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德国为什么要等到1943年再发动一场全面的军事行动呢?
首先,德国人相信不需要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与苏联、法国等国家的军队相比,德国军队更注重士兵和武器的品质,更注重快速的战斗,因此,在战场上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战斗模式。德国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欧洲,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征服了欧洲大部分地区。甚至在苏联的时候,德国人也曾经让苏联束手无策,德国的闪电战机,更是险些将苏联击溃。德国人承认,他们完全不需要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甚至发动起来也没有什么用处。德国那时已经足够强大,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德国人在斯大林格勒之战中损失惨重之后,德国终于意识到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其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带来了经验。一战后,德国政府对人民的生存品质漠不关心,致使内部冲突加剧,并引起内部骚乱和一系列骚乱,最终将德意志王朝击垮。所以德国人的失败,可以说是因为国内的问题,没有国内的动荡,盟军要想战胜德国,就必须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而且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很有可能会进行和平谈判。德国政府为防止再次发生同样的错误,对人民的生活质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没有大规模削减产品的产量,也没有推行苏联那种24个小时轮换的制度,这就造成了德国的军火生产并没有完全投入到战争中去,而德国的军用产品产量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1942年德国钢铁产量只有37.5%左右。二战后,德国人民的生活水准并未出现显著下滑,因为德国并未大量减少其产品的生产量和供给,而这正是德国人坚定地支持和支持纳粹政权的一个主要原因。这无疑会导致德国军事力量的缺乏,从而对德国部队的战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展开全文
三是人力和财力有限。德国国土狭小,资源贫瘠,德国的人口和矿藏资源十分匮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虽然德国已经占据了欧洲的大部分领土,但是德国人却没有时间和力量去处理那些被占领的地区,巨大的战争需要消耗德国的物资,德国的劳工短缺,德国一旦发动起来,势必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矿藏和人力。就算德国竭尽所能地制造出更多的武器,德国也不可能再为德国人供应更多的军队和物资了。1943斯大林格勒之役失败之后,德国别无选择,只好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以求扭转局势。但德国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战局,苏联和美英都在进攻,德国根本挡不住美、苏、英三大帝国。德国人已经输了,就算发动全部力量,也只能拖延战争的进程。最后,德国被美、苏、英三大势力联手击溃,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