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原子弹火焰烧干了的尸体
以下,我从三个方面回答,权当抛砖引玉!
杜鲁门的政治目的
杜鲁门就投放原子弹发表声明
想当初二战三巨头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已经换成了他的继任者杜鲁门。对于新上任的杜鲁门如何摆脱老领导罗斯福的权威影响,打一次漂亮的翻身仗,应该是他作为一名政治家最在意的!对日本投放原子弹快速结束战争,争取在苏联攻入日本之前占领日本,这将大幅提升他的国内国际影响力,从当时的国际形式来看,美国最快速的方式就是选择投放原子弹。
减少美军伤亡
美军对日登岛作战
这个可能是美国投放原子弹的主要原因,美国对二战是否参战国内一直都有反对声音,究其原因跟美国人怕伤亡有很大关系,因此,后来传出了多个版本,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美国一手制造了珍珠港事件,引导美国民众对日仇恨才得以参战。
整个二战美国损失和其他同盟国比较不算多,但是美国对日登岛作战遇到了日本的疯狂抵抗,日本的作战能力之强,让美国在对日的三次登岛作战中都付出了及其惨痛的代价,一时间日本又拒绝投降,美日陷入僵持,美国内部对是否登岛产生分歧,要完全登录可能还要数万美军付出生命。
此刻,已经被罗斯福枪毙了数次的核投放方案再次放在了杜鲁门的案头。对日作战的艰苦和血腥报道一篇篇从前线传回,这一次彻底说服了美国国会
抢在苏联之前登录日本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这也是美国为什么要投放原子弹快速占领日本岛的原因之一。1945年6月苏联已经完成了东线的全部作战,并出兵中国东北开始围剿关东军,苏联的计划是下一步从东北直接登录日本占领全境。显然,抢在苏联之前占领日本对美国来说绝对是一本万利。
原子弹为什么不投放在日本东京?
根据当时美国的计划,一共有6个地方列入到了原子弹投放的备选方案之中,分别是东京、京都、新潟、小仓、广岛、长崎六个城市,这6个城市有政治文化中心,也有工业重镇,最后经过层层讨论,京都是日本文化核心重工业很少轰炸并无益处而且还很可能激发日本的斗志,东京已经是一片废墟轰炸很难评定核弹的威力,新潟太远B29航程不够,小苍天气不好不适合进行轰炸,所以美国最后选择了广岛和长崎这两个日本重工业基地作为轰炸目标。
更多军事话题请关注原创人物专栏《参考人物》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