擤鼻子出血可能是鼻腔乾燥、用力過猛、鼻黏膜炎症、鼻中隔偏曲、鼻腔異物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保持鼻腔濕潤、避免用力、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取出異物等。
1. 鼻腔乾燥:因環境乾燥、飲水過少等致鼻腔黏膜乾燥脆弱,擤鼻易出血。可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保持黏膜濕潤;在室內放置加濕器,提升空氣濕度;日常多喝水,多吃新鮮蔬果補充水分與維生素,促進黏膜修復。
2. 用力過猛:擤鼻時用力過大衝擊鼻黏膜致血管破裂出血。需學會正確擤鼻方法,按壓一側鼻翼,輕輕擤出另一側鼻腔分泌物,再換另一側;出血時可按壓鼻翼止血,用手指捏緊雙側鼻翼10 - 15分鐘,同時冷敷額頭、鼻部,促使血管收縮止血。
3. 鼻黏膜炎症: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炎症刺激使鼻黏膜充血水腫,擤鼻易破損出血。遵醫囑使用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鹽酸氮卓斯汀鼻噴霧劑減輕鼻黏膜炎症,緩解充血,降低出血幾率。
4. 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形態異常,局部黏膜較薄,受氣流、擤鼻等刺激易出血。症狀較輕可採取保守治療,如生理鹽水沖洗鼻腔;嚴重時需手術治療,如鼻中隔黏膜下矯正術,改善鼻腔結構,減少出血。
5. 鼻腔異物:異物留存鼻腔刺激鼻黏膜,引發炎症致出血。需及時就醫,在鼻內鏡下由專業醫生取出異物;取出後遵醫囑使用紅霉素眼膏、金霉素眼膏、氧氟沙星眼膏塗抹鼻腔,預防感染。
日常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潔,避免頻繁挖鼻,減少對鼻黏膜的損傷。注意環境濕度調節,避免鼻腔過於乾燥。加強鍛鍊,增強體質,預防呼吸道疾病。若鼻出血頻繁或出血量大,應及時就醫檢查。